威海14座陆岛码头架起“金桥”
6月1日上午,刘公岛第二旅游码头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十二五”威海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建设正式开始。
回首威海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建设的十年,先后建成的山南黄岛、小青岛、荣成鸡鸣岛、苏山岛等7个岛屿的14座陆岛交通码头,不仅解决了海岛居民进出岛的难题,而且为海岛的合理开发和提高海岛居民生活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年建了14座陆岛码头
鸡鸣岛是荣成市港西镇一个有着四五百年人居历史的小岛。
岛外,水宽浪平,蓝天碧海间,一艘艘船舶往返于陆岛之间,运送着岛民和游客。岛南侧,一条百米长的浆砌码头张开臂膀,热情地迎接着船舶靠港。
而在10年前,这里还只有一座滩阔水浅、年久失修的简易码头。“我们岛上200多名村民出岛办事、就医、上学全靠船舶运送。以前退潮的时候,海岛周围水深常常仅一尺多,小舢板很难靠岸,居民只能趟着水上下船;涨潮的时候,行船又要提防暗礁,遇到风浪天气,村民经常十天半个月不能出岛。”鸡鸣岛村党支部书记孙茂强向记者这样描述说。
2001年3月,一个喜讯打破了鸡鸣岛村的宁静———陆岛交通码头工程被列入威海“十五”重点工程,鸡鸣岛至朝阳角陆岛码头成为威海首批接受国家资金补助的陆岛码头工程之一。
2003年,设计达300吨泊位的鸡鸣岛陆岛码头竣工通航。随后,港西镇政府与鸡鸣岛村投资80余万元建造起了一艘32座、专门用来免费载客的交通船,数百年的鸡鸣岛陆岛交通难题被破解。
据了解,2001年以来,在近亿元国家、省补助资金的支持下,威海累计建成了乳山南黄岛及小青岛、荣成鸡鸣岛和苏山岛等7个岛屿的14座交通码头,为数千海岛居民打通了梦寐以求的连接陆岛的“高速路”。
海岛旅游借势风生水起
6月5日是端午假期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乳山市海阳所镇小青岛村的一家小饭店的“老板”姜成花就开始为迎接上岛游客备料了,收鱼、洗菜,忙得不亦乐乎。不到晌午,姜成花的小饭店已被游人挤得满满当当。
在如今的小青岛上,这样的情景并不鲜见。多年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游客来这里体验海岛风情,品尝渔家美味。“渔家乐”响当当地扣开了小青岛人的致富门。谈及发展,小青岛人总会说,陆岛码头是幕后“功臣”。
小青岛村,一个离陆地5700多米的海岛村,120户人家,常住村民320余人。2003年以前,岛上没有码头。“那时候村民出行尚且困难,更不用想发展海岛旅游,吸引游客上岛了。”小青岛村党支部支书记于政海说,自从岛上建起了宽大并有石阶的码头以后,上岛游玩的游客就络绎不绝,仅去年他们就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与此同时,有了基础设施作保障,海岛捕捞和养殖业前景也变得更加广阔。
与小青岛一样,陆岛码头的建成为海岛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批海岛旅游项目风生水起。
威海刘公岛既有千年战国遗址、汉代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等大批遗址,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成海驴岛怪石嶙峋,鸥鹭遍地,成为成山头西北大海里一颗璀璨的旅游新星;荣成苏山岛拥有千年钟楼遗址和百年灰枣树等一系列特色景点,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威海将开发4条海岛旅游航线
十年的陆岛码头建设让一批曾经荒寂的小岛“容光焕发”———陆岛间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海岛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便利、快捷,通电通水工程让海岛居民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市港航管理局局长李树刚告诉记者,他们将在接下来的陆岛码头建设中注入新的发展思路,把培育海岛旅游航线贯穿陆岛码头建设全过程,让小码头发挥大作用。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依托陆岛码头和丰富的海岛资源,威海将开发4条旅游航线。其中,“小石岛码头—褚岛”航线和“威海新旅游码头———虎山角至鸡鸣岛———海驴岛”航线上,将分别投资1000万元和400万元,建造旅游船;“威海港湾—蓬莱”航线上,将投资4000多万元,按沿海一级客船标准建造1艘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婚礼、会议为一体的高档游船,可载客498人,不仅可满足市内所有海域游览需求,也可到烟台、蓬莱等省内海域观光游览。同时,依托陆上景点,开通一条全长40海里的海上“公交”航线,航线西起威海小石岛码头,东到荣成龙眼港,实行站点式停靠,打造“海上看威海”品牌。
李树刚表示,陆岛码头建成后,交通港航部门都会将其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和使用,希望各地方政府能采取具体有效的码头管理措施,保证码头功能更好发挥.
——威海14座陆岛码头架起“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