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的威海机遇—新兴海洋产业大有可为
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无疑是最大热点。
作为拥有海洋生物医药业、新能源产业、海洋矿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于一体的威海,在蓝色经济大潮涌动的当下,需要突破哪些发展“瓶颈”?需要怎样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成为半岛新兴海洋产业的“排头兵”?
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能源矿产、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将着力打造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威海将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在可再生能源建设方面,包括威海在内的沿海7市将有序开发风能资源,重点建设成为大型陆地风电基地。乳山、荣成等海域将规划建设潮汐能和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逐步加快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步伐。
现代海洋化工产业中,威海等城市将成为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开发生产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
六大产业优势明显
在威海,以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为代表的六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产业优势。
海洋化工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荣成用海带生产的碘醇胶已占到全国产量的90%,而且依托资源优势,荣成还大力发展岩藻黄素提取、海藻生物肥料等项目。其中,仅寻山集团新上的岩藻黄素提取项目,年已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在海洋生物医药业方面,我市已拥有多项独立知识产权和“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培育起了鸿洋神、达因制药等9大支柱企业。其中,鸿洋神集团被授予“国家海洋活性物质中试基地”“多烯鱼油质量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迪沙药业已建成西药制剂、原料药、中成药三大生产基地,成为以西药制剂及其原料为主体,集药品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能源建设全面发力,除核电之外,风电、海洋能发电、潮汐能发电齐头并进。目前,山东华能东楮岛等11个风电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2010年发电量达4.43亿千瓦时;华能宁津楮岛等9个总装机44.4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已获核准;中海油海上风电一期、华能海上风电等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拟在荣成成山镇成山头海域建设海流能发电项目,框架合作协议已签订,前期测绘、环评、立项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海水利用业进展较快。华能威海电厂相继建设了日产2500吨和5000吨的海水淡化工程,年可节约自来水150万吨。好当家集团则利用海水冷却热电厂蒸汽并利用升温后的海水进行工厂化养鱼,年可节省资金500多万元。石岛集团已被国家批准建设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产业化示范项目”,并将其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
发展“短板”亟待弥补
在市蓝区办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研》中,记者看到,虽然我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要融入“深蓝”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最大“瓶颈”。在调研中,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都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水平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其中,海洋化工企业主要是引进国外技术或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发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海洋生物医药业则因缺乏人才和融资渠道较窄直接导致了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
新能源产业体系尚需完善。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发展,则受到了港口开放度、港口发展规划、临港产业等多方面制约。
——蓝色经济区的威海机遇—新兴海洋产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