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文化民生沁人心
文化场所遍地有
“每天到村文化大院里活动活动筋骨、跳跳健身舞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的功课。”8月28日晚,文登市葛家镇葛家村70多岁的徐承荣大娘对记者说。据负责管理文化大院的于学伦介绍,自从大院建成后,这里就成为了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每天都有百八十人来这里唱歌跳舞。
8月29日,在荣成市恒茂集团文体活动中心,职工李志龙正在公共电子阅览室里翻阅有关养殖海参的书籍。他告诉记者,文体活动中心是周边企业职工下班后最喜欢来的地方,这里不仅可以健身、玩游戏、下棋,而且还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学习充电。据了解,这个中心是该集团累计投资180多万元建设的,内设影视播放厅、书画习作厅、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阅览室等8个功能厅。
威海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孙盛和介绍,该市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积极组织引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目前,全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进一步落实了免费开放和延时服务措施。市群众艺术馆开放了15个琴房;市图书馆增设了21个基层流动服务点,启动了“流动图书馆”,将图书服务延伸到社区、军营、企业、学校和广大农村;市美术馆新馆6月份正式开放;市博物馆新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陈列设计。各市区结合旧城改造,普遍加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目前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2处,同时巩固规范了全市72个镇综合文化(中心)站、2369个农村文化大院、 53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规范化站点,新设立电子阅览室示范点61个,新建农家书屋380个。
大戏好戏天天演
“演‘老婆婆’的那不是万家村的刘树花吗?”8月30日,乳山市南海新区东浪暖村文体活动中心里热闹异常,由该村40多名群众组成的民间艺术团正在演出,有的观众很快认出了其中一位演员就是邻村的村民。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宣传倡导孝敬老人的现代小吕剧《傻子拜年》、反映城乡大发展的表演唱《逛新城》等节目,让整个文化大院一片欢声笑语。
近年来,威海市注重节庆活动与休闲娱乐同步发展,市、县(区)、镇、村四级文化部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点和已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幸福威海”文化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荣成市启动了“大戏天天演、好戏人人看”文化惠民工程;文登市举办了第四届“百姓放歌、唱响文登”文艺汇演和第二届“激情广场大家乐”活动;乳山市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环翠区打造了“相约威海卫、激情幸福门”大众演艺平台;高区、工业新区组织了“七一”等主题演出10多场。
产业发展势头好
8月30日晚8点,记者在威海华夏城观看了投资3.2亿元的360度视角大型户外实景演出《神游华夏》,能容纳15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来自山东东营的游客杨东海告诉记者,第一次坐着船360度观看大型户外实景演出,感觉非常震撼。据威海华夏城副总经理张瑞介绍,《神游华夏》自2010年5月首演至今年8月29日,共演出238场,吸引观众近30万人次。
威海市本着服务发展、促进繁荣的原则,市县两级文广新部门坚持管理与繁荣并重,全市文化市场整体呈现有序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注册各类文化企业2816家,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处。总投资55亿元的华夏文化城、4亿元的仙姑顶如意园、50亿元的大乳山母爱文化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已经先后建成投入运营。
山东威海:文化民生沁人心